t622p149

这次中欧峰会说实话,欧盟该带的啥都带了,但是诚意那是一点也没有带,而且冯德莱恩说

这次中欧峰会说实话,欧盟该带的啥都带了,但是诚意那是一点也没有带,而且冯德莱恩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不好听,她说中欧关系取决于我们怎么对待中俄关系,意思是支持俄罗斯就没法跟欧盟好好处了,欧盟的市场也就没法对我们进一步开放了。 欧盟为什么这么高调?其实原因很简单:一直以来,欧盟觉得自己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很大,不光掌控着中国很多产品的准入权,还相信欧洲市场能影响到中国决策。 可欧盟经济这些年并没有原来想象得那么稳,反倒在大量商品、关键原材料上越来越依赖中国。欧盟平时说得慷慨激昂,内心其实也很纠结。 最近美国对中国放软了口风,尤其是在贸易上,双方都不想继续硬碰硬。美方表现得比以前理性,中国在很多领域也愿意坐下来谈。 可欧盟就像是还沉浸在以前跟着美国“唱主角”的习惯里,把自己的地位想得太高,没有看清现在的现实。 美国早就不想继续生硬对抗,而欧盟的挑衅口气,反倒像是在冷战年代一样,这么搞下去,到头来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独。 中俄关系是欧盟最纠结的一个结,欧盟希望中国能帮着约束俄罗斯,但中国每次都选择中立,不愿意被拉下水。 欧盟却偏要把中国立场当作赌注来施加压力,这不仅没起到效果,反而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得更近,最终对欧盟自己反倒不利。 有人指出,现在俄罗斯出口转向中国和其他市场,反而让欧洲企业丢了不少订单。欧盟把希望寄托在外交逼迫上,结果就是白忙一场。 现实让欧盟陷入两难。一方面,它想在国际上争取更大影响力。但另一方面,自身经济已经绕不开中国,无论是汽车、机械还是消费品,大量欧洲公司都指望着中国这块大市场。 现在中美之间都在努力修复关系,欧盟倘若再用挑衅的口气留给中国印象,到最后只会让合作变得更加难。 中国对于贸易和对外交往基本都是以合作为主,谁真心合作、谁只是做样子,这一点看得很清楚。 更关键的是,全球合作的趋势已经变了。这几年,世界大国不再一味死磕,而是更注重谈判和合作。美国和中国都意识到只有找到共同利益,世界经济才能稳得住。 这场中欧峰会本该是拉近关系的机会,却暴露了欧盟和中国之间矛盾。欧盟如果继续依赖冷战思维,盲目抬高要求,恐怕不光合作难,连自己在世界的分量也会越来越小。 世界格局已变,谁能看清变化、跟上节奏,谁就能把握住未来。对欧盟来说,是时候反思一下该怎么面对变化了。